中科院发布国产RISC-V处理器“香山”已于7月成功运行Linux

2021-06-23 17:28 来源:凤凰网科技

小茶来自奥菲寺

量子报告| QbitAI,微信官方账号

首届RISC-V中国峰会本周在上海科技大学举行。这是RISC-V第一次在北美以外举行同样规模的峰会。

在这次会议上,中国科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研究员包云岗,宣布了开源.制造的——香山

在谈到为什么要建“象山”时,包云刚表示,要像Linux一样构建一个开源的RISC-V内核,既能被业界广泛使用,又能支撑学术实验和创新思路。

并且让它像Linux一样至少活30年!

(注:以下象山技术资料已获包云刚先生授权。)

01 研发历程

经过一年多的准备,2020年6月11日,象山在GitHub上建立了代码仓库。

之后香山的研发进度很快:7月6日,无序流水线完工,CoreMark可以正确运行;9月12日,Linux正确启动。10月22日,Debian正确启动。

仅仅一年时间,就有25名学生和老师参与香山的开发,提交了5万多行代码。

象山核心以“湖”命名,第一代称为“雁栖湖”,意思是来自中科院。

雁栖湖RTL码于今年4月完成,计划7月以TSMC 28纳米工艺为基础。

第二代架构被称为“南湖”,它将采用SMIC的14纳米工艺,预计将于今年年底发布。

象山处理器不仅有科研院所,还有企业,其中北京微核参与了一期的设计。

目前,团队正在为象山处理器二期联合开发招募合作伙伴,加入的公司包括字节跳动等公司。

那么,这两款芯片的实际性能如何呢?

02 性能参数

“雁栖湖”采用乱序执行,11级流程,6发。由于旧的28纳米TSMC工艺,主频率较低,预计将达到1.3千兆赫

《雁栖湖》SEPC2006的性能评分在7/Ghz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说,象山的第一代架构主要是基于ARM的A72或者A73。

第二代架构的性能有了很大的提升。包云刚说“南湖”的目标是SEPC2006达到20分,也就是10/Ghz,接近i9-10900K的11.08/GHz。

团队希望象山的性能通过不断迭代优化达到ARM A76的水平(“南湖”“X湖”“Y湖”……)。

值得一提的是,今天RISC-V芯片厂商已经推出了全球最快的RISC-V CPU——P550。该芯片的实际性能为8.65/Ghz(SPECInt 2006),与ARM的A75相当。

P550将使用英特尔的7nm技术,而英特尔的7nm至少要到2023年才能上市,所以这款芯片在不久的将来也不会上市。

为了开发这样的芯片,包云刚的团队还开发了一系列的流程、平台和基础设施。比如,为了更好地支持凿子的开发和调试,团队开发了十多个工具来支持一套处理器芯片的敏捷开发流程。

据提交,本次RISC-V中国峰会将在现有分类的基础上,为中科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象山RISC-V处理器增加象山会议,并接收象山处理器12份报告。

6月25日下午,象山将举办在线教程,介绍象山的开发工具链、仿真调试工具等。对处理器设计感兴趣的开发者可以报名。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