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卷烟厂才能用互联网抢人才
近两年,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选择变得越来越“神奇”:
疫情过后,很多硕士生开始加入外卖大军;
在北京链家APP上,每23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名校高材生;
在杭州余杭区街道办事处,十几名清华、北大毕业生申请硕士或博士学位;
近日,河南中研招聘了一批大学生,包括149个地方的4个专业管理岗、4个技术岗、6个销售岗,清一色的985、海归研究生211人;
研究生去香烟,取外卖,处理社区琐事?这些拥有大学光环的高学历人才,似乎正在走向我们通常认为的“底层岗位”,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点是,这已经不是个案。招录时,河南中研平静地说:“名校有毕业生或研究生很正常,他们自己来”。
求稳定、求待遇、求休闲,高学历人才越来越现实,但这背后是人才流失。
01 卷烟厂需要硕士吗?
河南中国烟草招聘在微博上引发了一个他们可能没想到的热门话题,因为在这个行业里,名师或名医在流水线上卷烟是很正常的,甚至很多岗位肯定要求研究生以上。
比如四川中烟,2021年超过三分之一的岗位要求硕士以上学历,其什邡卷烟厂直接明确表示优先选择“双一流”高校和专业。某二线城市卷烟厂一线生产操作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厂还有中国传媒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的毕业生,还有很多一流学校的研究生,都是来打工的”。
当然,也不是说这些研究生只是一线工作者。按照烟草企业的规定,即使是管理岗位,无论学校还是专业,都要在一线工作一三年。然而,这里有很多问题。如果卷烟厂招的是高学历人才而不是一线工人,为什么很多毕业生都走生产操作岗位而不是管理岗位?而且你必须是研究生才能在流水线上做丝绸制作和包装之类的工作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并不是烟厂一定要研究生,只是他们给的工资完全可以买得起高飞。
根据财政部网站披露的信息,2019年,中国烟草总公司共有员工51.62万人,支付工资964亿元。在职员工平均年薪18.67万,平均月薪15558元。同时,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统计,城市非私营单位中,北京、上海、天津的年均工资最高,2019年均在10万元以上;城镇私营单位中,排名前三的是北京、上海、广东,2019年平均年薪超过6.2万元。
不仅仅是中国烟草,各地烟草公司的平均工资几乎杀了其他行业。《时代周刊》报道,某三线城市卷烟厂员工透露,“新人税前年薪也是15万元,还会有一日两餐的福利”。也有人晒过湖南中烟的工资,都是国企,湖南中烟杀了长沙轨道交通。
在中国,没有哪个雇主的财力比烟草公司更雄厚,尤其是当几乎所有行业都受到疫情冲击,无法逃脱快速变化的经济形势时,烟草公司的业绩就更加红火。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烟草制品行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11092.4亿元,同比增长6.1%。2020年1-6月,我国烟草制品行业工业企业营业收入6408.4亿元,同比增长5.9%。
由此可以看出,稳定、充裕的资金和各种隐性福利,使得毕业生进入烟草系统只为了ot成为可能
最近互联网公司动作频频。首先,JD.COM宣布将需要两年时间将员工的平均年薪从14岁逐步提高到16岁。然后腾讯、Aauto快手、美团都表示要取消大小周。小米呢?共有7023万股奖励股份直接授予3904名员工,平均奖励约47万港元(约人民币39.29万元)。因此,年轻人纷纷涌入互联网公司。
但与烟草公司相比,大型互联网公司似乎略逊一筹。一位在5线城市卷烟厂一线工作的985计算机硕士毕业生在网上求助,称自己年收入18万元左右。现在他手握互联网算法和微软的两个offer,想要跳槽,但家人根本不同意他从烟厂辞职。
纵观十几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趋势,每一轮经济变革都带来新的变化,传统产业、互联网产业与体制内经济之间的较量与发展,通常都是因为人才的流动而发生的
变化。根据猎聘发布的《中国人力资本生态十年变迁白皮书(2011-2021)》显示,从过去十年猎聘平台上的公司需求指数排名前十的情况来看,2011、2012年以各类传统行业的公司为主,2013年上榜公司比较多元化,前十公司涵盖了矿业、投资、汽车、通信、互联网、教育等领域。直至2014年,阿里开始登上人才需求指数榜单第一,此后至2020年连续几年基本上都是位居前列。
而其他互联网头部公司如腾讯、京东、美团、字节跳动等,也在2015年之后纷纷跻身前列,且从2011年到2020年企业发布的招聘薪资来看,互联网公司薪资整体处于逐年增长的态势。
互联网公司对人才的吸引力增大,而这一时间,几乎和传统制造人才流失加剧的时间吻合。2014年,北京市人社部门数据显示,2014年上半年,软件及IT产品研发人员、工程设计人员等专业技术人员缺口最大,为11.3万人。从净增岗位数量看,制造业居首位,用人需求约11.84万人,占全部净增岗位的21.3%,尤其是技能型人才。
在一些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城市,仅深圳一地,2013年高技能人才缺口达30万人,建筑工程师、通信工程师等工科人才奇缺。
究其原因,很多工科人才逐渐流向了金融、互联网等领域催生的新兴岗位,而这种情形大大限制了人才流失一方的行业发展。比如我们心心念念的芯片制造,早前芯片行业人员流失不仅对外,而且对内,对内转移到互联网、IT甚至是金融领域,几乎成了相关专业毕业生选择就业方向的一个热衷选择。由现在的技术差距可看,这和当初人才流失不无关系。
不过现在似乎也轮到互联网被“抢”了。根据去年猎聘发布的《2020年2月互联网从业者求职报告》显示,2020年2月,有投递行为的互联网行业从业者,开始出现向传统行业、大型企业倾斜的趋势,最关键的是,互联网从业者追求稳定的心态更趋于明显。
这也是为什么高校研究生争着抢着去卷烟厂当一线员工的原因,互联网中年危机焦虑、加班文化盛行、裁员一波接一波,再加上近来逐渐收紧的政策监管,整个互联网经济似乎进入一个动荡期。
03 从体制外“卷”到体制内
在互联网当前的语境下,我们用内卷来形容停滞不前的状态,也用来比喻自己全部的努力不过是一种无意义的自我消耗,但在体制内,内卷或许反而是正向的。
比如烟草公司,虽然河南中烟招聘研究生到流水线上去卷烟,向外界透露了高学历人才之间同样内卷的现状,但是要知道在以往,即使是这些名校高材生想卷也不一定能卷进烟草公司。长期以来,烟草公司特殊的垄断性地位及产品特点,使得烟草行业自有自己的一套市场运行规则,相对地,这一行业的人才流动也不受市场影响。
而如今烟草公司逐渐向外招聘,尽管门槛高了些,起码给了外部人才流入烟草系统的机会,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体制内的竞争。
其实从人才流向的变化可以看出,体制内走向内卷或许是必然的,更确切地说,体制外卷得越厉害,更多的人越会涌向体制内,从而也导致体制内内卷。从2018年开始,资本逐渐收缩,许多毕业生或互联网人已经开始悄悄往体制内跑,尤其是疫情过后,倒闭、裁员、降薪…多少公司员工受到影响,这时人人都感受到了体制内的好。
比如前段时间,北大硕士、嘉实恒生科技ETF基金经理高峰,考公上岸做了公务员,然后从基金公司辞职。而在脉脉上,讲述自己从互联网大厂成功上岸的更是大有人在,一位蚂蚁金服前员工曾详细分享了自己“上岸”后的幸福感、家庭、精神状态、薪资情况,引发热议,也触动了不少本来就在犹豫的人。
据脉脉调查的一份2020年人才吸引力报告显示,尽管IT互联网是人才净流入最多的行业,但互联网行业的整体幸福感却垫底。
从体制外流入体制内,或者从体制内流入体制外,说到底都是个人择业的自由,但不得不承认,随着人才流动的变化,体制内外的矛盾感和对立性似乎更加明显。在脉脉上,一面是大厂员工想上岸,鼓吹体制内的幸福,另一面大量体制内员工自嘲买房负担压力大,羡慕大厂的高薪。原本体制内外“各自安好”,现在倒变成了集体宣泄,暴露出更多的焦虑和质疑。
就像烟草公司,烟草公司过高的薪酬,确实可以让烟草行业集聚更多的人才,可是这种吸引力的背后是烟草行业常年不变的垄断地位和难以想象的暴利。不是说公司给的起高薪,就证明其薪酬体系没有问题。
而且正如很多网友内心共同的疑问:父母千方百计培养出来的研究生,就为了干这活儿?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如今带着名校光环的毕业生却不得不往下走,用经济学人士的话来说,一旦高端行业的扩张速度跟不上劳动力的供给速度,就注定会有人被挤到下一个层级。现在很多行业正恰逢劳动力增长而企业发展受挫,未来或许劳动力过剩还要持续很久。
延伸 · 阅读
- 2021-07-30 17:175.6万台“矿机”在哪里?中国铁路突发事件涉及复杂纠纷案
- 2021-07-30 17:17酷派集团先后聘任四位高管 均有小米集团简历
- 2021-07-30 17:17比亚迪正在调查Xi安工厂一名员工猝死的原因
- 2021-07-30 17:17支付许可证到期前 央行多次收到罚款 富宝共支付罚款368万元
- 2021-07-30 17:17补贴回落!新能源汽车市场仍在被吹大 产业链压力能破解
- 2021-07-30 17:1714款app涉嫌超范围收集个人隐私 “江淮汽车”跌幅超过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