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巨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校招背后透露了什么信息
今年夏天,一场激烈的“人才竞争”即将展开。互联网公司提供的工作岗位和学校招聘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许多大公司都设立了专门的计划来吸引各种“技术多头”。大规模招聘人才已经成为互联网公司的一大趋势。
7月19日,阿里开启史上规模最大的学校招聘入口,冲上热搜。据了解,这是阿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学校招聘。首次面向应届毕业生开放45个岗位和大量非技术性岗位,累计开放113个岗位。
除了阿里,今年小米学校2021年招生大规模强化培训也正式启动。这是小米成立11年来的首次大规模校园招聘活动。招聘人数首次达到5000人。小米集团CEO雷军表示:“这就是小米。集团大规模、系统化培养纯血统小米人的第一年,也将是小米发展和治理的关键里程碑。”
7月14日,腾讯在2021校园招聘中启动产品经理实习生全球招聘。据悉,这些产品经理将经历与产品经理相关的关键岗位,并在两个战略产品中进行为期一年的轮岗实习。与以往不同的是,腾讯的招聘并没有证书奖项等太多门槛,更多的是挖掘有梦想、有潜力的人才。
在获得腾讯投融资后,美团今年也放开手脚拓展业务版图。美团2022年“北斗计划”于7月初启动,是美团面向全球招聘顶尖校园科技人才的招聘项目。
美团的“北斗计划”和华为的“天才少年”计划有着同样的优势。同样,华为的“天才计划”也是挖掘前沿人才,要求在数学、计算机、物理、材料、芯片、智能制造、化学等相关领域有特殊成就并有志成为技术领军人才,而华为将为“天才少年”丹尼尔导师提供指导,拥有全球视野、平台和资源,薪资5倍。
除了上述公司,2021年也有不少互联网公司打响了“人才战”,但大公司招聘人才的背后是什么?
一是人才难留,需求紧张。
公开数据显示,2020年互联网行业对数字化人才需求最大,占人才分布的88%,是目前人才流入量最大的行业。2018年以来,互联网行业平均年薪稳步增长。在过去的四年里,互联网的工资增长了22%。但从不同行业的活跃流失率数据来看,互联网行业的流失率依然居高不下,是所有行业中最高的,接近整体流失率的两倍。不难看出,互联网行业人员流动频繁,企业难以留住人才。
而且每个企业都需要员工和人才。究其根源,人才是拖累企业前进的基本面之一,互联网厂商需要人才来补充和更新。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大公司的业务也在不断调整更新,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更多,而且越来越高。所以招聘门槛筛选了一大批人,剩下的人才会被其他互联网公司抢占。对于大工厂来说,优秀的人才总是供不应求。
二是公司组织架构调整。
有人说最怕公司谈组织架构调整。这个出来,就意味着新一轮的裁员开始了。在过去的两个月里,组织重组只是大型互联网公司文件中经常出现的词。除了核心业务,大多数互联网公司也会涉足其他业务。组织结构调整时,可能意味着一些效益差的业务会被砍掉,留下有市场前景和效益的业务。就像阿里巴巴一样,它的业务范围涉及很多领域,但实际上,核心行业——电商的营收最好,占总营收的88%,而其他业务的总营收只有12%。最后自然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然后继续寻找下一个投资领域。这样一来,新领域、新业务对人才的需求自然会增加,大规模招聘又会重新开始。互联网公司会这样下去,一边招聘一边裁员,永远不会停止。
img.com/ucms/2021_32/22EEA7723B1FFF5F5C30818604C7B35D6BEE2BC8_size35_w512_h243.jpg" alt="image" />三、互联网永远在“吐旧纳新”。
“这两天跟我讲的最多的是:别人裁员都是直接裁,阿里巴巴裁员是每年向社会输送1000人,员工能在阿里熬到3年非常难的,熬到10年都是宝贝。往社会送出去是因为经过阿里严格训练后,他们对数字经济、执行力等超越了很多其他公司,就应该去政府部门、大学等其他地方。这是2020年马云对裁员风波的回应。
但有不少人对这番回应表示怀疑说:“其实就是换一波年轻的,不用花那么多钱养老人,换成又便宜又有活力的,可以继续割韭菜了”。这站在企业的角度自然是节省人力成本没有错,但是事实上是不是真的像马云所说的那样,阿里裁员是向全社会输送人才呢,这些人又真的会进入到政府部门,大学之类的好去处吗?
网上有一位从互联网大厂出来的,也面试过在不少从大厂出来的人员,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所见所闻认为:工作强度大、绩效考核难、晋升空间小都是互联网公司员工会遇到的问题,35岁几乎是所有互联网人的一个门槛,或者说是一个职业寿命,当上高管还好,当不上就要另寻出路。可是真到那个时候,很多小厂都是接不住大厂出来的人才,一方面薪资给不到其原来的那么高,另一方面给了那么高,在别的员工那里就可能产生争议。与其左右为难,不如不要接盘。连小厂都未必能进的所谓十年人才,真的可以进到像之前马云说的政府部门,大学学校为社会创造更高的价值嘛?这值得怀疑。
其实互联网企业发展到一定量级,像腾讯、阿里巴巴的招聘每年都不会少,但往往大规模人才招聘的背后,有可能是大规模的裁员。互联网如此大规模的校招,固然对如今每年上千万的应届生来说是一个佳音,但如何管理好人才,提升员工的幸福感和安全感,让他们发挥出真正的价值,这更或许值得企业思考。
延伸 · 阅读
- 2021-08-02 17:41谷歌地图的下一次更新将增加在导航路线上显示通行费的功
- 2021-08-02 17:41狄造美好,感恩同行|狄耐克成立17周年, 品牌战略再升级,开启美好新征程
- 2021-08-02 17:41苹果将进入五年内增长近450%的“冷却期”?
- 2021-08-02 17:41“无人星企业家之间没有战争”
- 2021-08-02 17:41鸿海将于2023年在美国和泰国开始大规模生产电动汽车
- 2021-08-02 17:41媒体+教育的转型跨界与深度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