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贷款持续上升 高管更换频繁 浙商银行连续踩雷

2021-09-17 16:43 来源:凤凰网科技

文字|AI财经社张梦怡。

陆嘉主编。

浙商银行再次迎来多事之秋。9月初,官网、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披露,浙商银行宁波分行因违规个人经营性贷款流入房地产领域,贷款管理不慎,被罚160万元。此次罚款披露后不久,华兴银行就声称该行原党委书记张长恭因个人原因辞职离职,并在官网清除了所有关于张长恭的介绍和动态。张曾任浙商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今年以来,浙商银行的人事调动相当频繁,行长、副行长、监事等高级管理职位都经历了“换血”。同时浙商银行多次被监管处罚,多次踩雷。财务报告显示,不良贷款和不良贷款率连续三年呈上升趋势,资产质量逐步恶化。

频频踩雷,坏账连年走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浙商银行在各大股份制银行中风格较为激进,也曾偶遇不少爆雷企业。今年8月,康美制药专门成立了一个债务委员会处理债务事宜,由银行牵头。《关于选任和设立债权人委员会的公告》显示,浙商银行深圳分行、揭阳分行被列入债委会文件。浙商银行直接申报债权近19亿元,“宝诚期货有限公司-浙商银行”对应债权近15亿元,“浙商银行专属系列理财产品”申报金额超6亿元,合计近40亿元。

此外,2018年以来,广信控股、伊尹股份等浙江民营企业经历了债务违约和质押危机,浙商银行也参与其中。在广信控股爆雷事件中,浙商银行申报以股票质押贷款持有的债券总额为23.21亿元。在伊尹债务违约事件中,债权人单位也出现浙商银行宁波分行的名称,涉及金额1亿元。

遗憾的是,2019年12月,北大方正突然债券违约,随后被北京银行申请破产重整,浙商银行借给公司的20亿元预计无法收回。浙商银行为讨债,起诉北大方正集团大股东,要求被告偿还本息共计20.45亿元。

财务报告反映,浙商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和不良贷款率均呈上升趋势,资产质量存在一定下行压力。财务报告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和2021年上半年,浙商银行不良贷款率分别为1.2%、1.37%、1.42%和1.5%,是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上升的上市公司。

本行不良贷款余额也持续上升,同期本行不良贷款余额分别为104.14亿元、141.47亿元、170.45亿元、191.39亿元。在不良双升的压力下,浙商银行拨备覆盖率逐年下降,从2018年的270.37%降至2020年的191.02%。截至2021年6月末,浙商银行拨备覆盖率已降至180.24%,拨备压力依然存在。

高管腐败频出,曾收亿元级罚单

据中国裁判文书网消息,2019年12月,浙商银行上海分行原党委书记、行长顾因涉嫌受贿罪被逮捕,判处有期徒刑14年,并处罚金人民币250万元。然而,近年来浙商银行高管不止一人。经查,2008年至2013年12月,浙商银行原董事会秘书、董事会办公室主任张树清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骗取公共财政数额特别巨大。因其行为构成贪污罪,被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二审判处有期徒刑12年,并处罚金300万元。

十月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高管频繁更换。今年6月7日,浙商银行三位行长辞职,浙商银行徐仁彦辞去执行董事、行长、战略委员会委员、普惠金融发展委员会委员职务。徐曼轩辞去副总裁职务;刘贵山辞去副总裁兼首席风险官职务,辞职原因为“工作安排需要”。

与此同时,浙商银行的监事也换了血。今年1月5日,浙商银行选举为第五届监事会股东监事,6月16日,浙商银行宣布增补郭先生为第五届监事会职工监事。7月15日,因监事会变动,俞先生不再担任浙商银行股东监事、监事职务。同日,郭出任浙商银行第六届监事会监事。今年9月9日,浙商银行监事会收到监事、员工王峰的辞职报告,辞职原因为工作需要。

此外,浙商银行多次被监管重罚。2020年9月4日,浙商银行因31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款1.012亿元,该行7名责任人员也被给予警告,罚款30万元。涉及的违法行为包括虚假申报不良资产、通过非法出售资产帮助交易对手实现虚假申报资产等。2021年以来,浙商银行已收到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8笔罚款。

今年6月,浙商银行也出现重大遗漏。

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自律处分。公告显示,浙商银行作为债务融资工具主承销商,在为海城市金财土地房屋投资有限公司提供中介服务过程中,存在多项违反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关自律管理规则的行为,在募集资金用途监测、用途项目及偿债保障措施尽职调查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