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博主”收到广告:这是“种草”还是“种韭菜”?

2021-11-15 15:25 来源:凤凰网科技

如今,随着“种草”社交平台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网友习惯于先搜索别人的分享笔记做产品作业,再决定是否购买。但也有品牌为“业余博主”提供植入“软广”的假“业余笔记”,正在把“种草平台”变成“韭菜平台”。

图片

1

好物分享变了味,

博主瞄准“推广费”

“你好,博主接受推广合作吗?”

"图片的文字内容可以代发."看到品牌方发来的推广邀请,大学生韩寒娴熟地回答。做了两年业余博主,已经熟悉了接单、收货、拍照、发文的流程。

一开始,憨憨只是在小红书分享了自己的个人学习生活,然后无意间收到了品牌的邀请。品牌声称产品可以免费发给憨憨,但她需要在分享笔记里展示产品,介绍卖点,粉丝多了还可以领取推广费。韩现在收一个广告就能拿到几百元,这已经成为副业收入的重要来源。“0粉可以收一个广告,而小白一个月能赚几千块钱”。

业余博主粉丝少,视频点赞、收藏、评论无法与头部博主相比,缺乏规范的变现渠道。如果不收推广费,每天更新基本都是义务劳动。所以面对品牌方的邀请,大多数业余博主都很难拒绝。

同时,一些用户更愿意相信素人化的推荐,因为素人博主自带“天然”好感,加之笔记内容隐藏了广告元素,让用户很难辨别出是否“夹带私货”。的评论区经常有“博主粉丝少,我就信你一次”的留言。

图片

一位乘客在地铁上浏览手机。张梦摄

该品牌也越来越热衷于赞助业余博主。过去品牌方的广告资源主要倾向于头部博主。虽然曝光了很多,但见多识广的消费者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品牌方的广告。但是品牌方安排业余博主做笔记的时候,并不希望得到好评、收藏和转发。重点是营造“大量普通人在用”的虚假氛围。

所以,凭你的意愿,如今的品牌不仅要配合头部明星和网络名人来体现自己的身材,还需要很多业余博主“摇旗呐喊”,制造“好评如潮”的假象。好事分享的社区氛围发生了变化,逐渐被“修图”和广告推广所主导。

从开屏广告、品牌账号广告推送,到博主分享内容的软植入,乱花渐欲迷人眼,普通用户越来越分不清,自己看的是分享还是广告。部分用户抱怨不知道自己是“种草”还是“种韭菜”。

2

博主追求极速变现,

“恰烂饭”成新趋势

一家新消费品牌公司负责广告的工作人员透露,作为品牌主,他们真的很愿意联系业余博主,让更多的消费者使用和感受产品。然而,行业内确实存在“害群之马”。他们不把产品邮寄给博主,而是直接发送促销文件。

知情人士表示,部分业余博主在接收广告时并不具备识别产品功效的专业能力,由于产品的功效周期较长,没有时间“先用后推广”,因此选择了“多接收广告,快速实现”。

一些“三无商人”利用业余博主的贪婪心理,专门诱骗他们为自己的产品写分享笔记,其中“韩式处方减肥药”“皮肤微针滚轮”等产品频频出现。联系发布相关内容的博主,对方表示可以加微信购买。这些产品的包装上大多没有生产商、成分及检验标准等信息,销售方称自己是通过海外渠道拿到的货,且不需要医生指导。

在相关的博客评论中,有用户表示,服用业余博主推荐的减肥药后出现恶心、反酸、口渴、心跳加快等不良反应。一位用户买了一个“微针滚轮”,它“用微针刺激皮肤,达到美容的效果”。使用后,严重的脓包症状甚至留下疤痕。用户质疑卖家时,卖家大多声称用户没有按要求使用,这不是产品问题。

采访发现,“三无商家”常通过文案制造“容貌焦虑”,话题集中在“减肥”“美容”“整形”等方面,利用吸睛的修图效果诱导用户购买。

根据平台的规定,即使业余博主分享虚假的“种草笔记”,也会被粉丝指责为“只是不好的食物”,最多删除内容或标题。由于粉丝数量少,博主一般不会怜惜自己的账号,大多选择重新注册,快速“转世”。

3

警惕话术陷阱,

莫被“素人”迷惑

据了解,虽然小红书等共享平台多次整改清理不合规内容,“灰软广”一直难以根除。为了不被平台认可,一些博主会对自己的账号和内容进行“装扮”。

一些博主在个人介绍中声明“不要看私信”“不接受广告”,让粉丝相信他们不会。

拿钱办事,做不实的分享。不过,多位声称“不接广告”的博主在回复问询时表示,愿意接受推广合作。

在内容方面,一些博主在推广之前,会聊许多跟产品没有关系的话题,再逐渐把话题带到产品上来。有的会在图文、视频中有意无意地漏出产品信息,让粉丝以为博主真心喜欢这款产品。

受访者表示,有的分享平台一边鼓励用户产出更多有吸引力的内容,一边对“灰色软广”缺乏有效监管,久而久之,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也污染了平台生态。

中国传媒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闫玉刚表示,素人博主“变现”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过程。当优质广告资源被头部博主抢占,素人博主能接触的资源必然是有限且低端的,这就难以靠素人博主自律来解决,而要依靠平台的监管与把控,长效治理。

同时,用户也要牢记,所谓“种草笔记”并非如假包换的“绝世秘籍”,对于过分渲染夸大功效的产品,尤其要谨慎“剁手”。

延伸 ·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