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地区餐饮零售个体经营状况调查:如何帮助个体经营者生

2020-05-15 09:28 来源:经济日报

自新皇冠肺炎爆发以来,全国有8000多万个体企业承受了沉重的商业压力。消费者需求不足、租赁成本增加、现金流紧张和竞争力不足已成为个体经营者生存的最大挑战。

如何千方百计让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户生存下去?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是否有效?人们每天都要去的早餐摊、小餐馆和杂货店怎么样?最近,《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记者通过电话和采访的方式采访了北京、武汉、重庆、天津、温州等地的一些个体企业,了解他们最需要什么帮助,如何度过难关。

全国有8000多万个体工商户,他们恢复工作和生产影响到成千上万的家庭。根据中国个体劳动者协会与红盾大数据(北京)有限公司联合开展的“民营企业经营状况调查”,截至3月底,个体企业和民营企业的劳动报酬率均接近80%,其中民营企业劳动报酬率为79.2%,个体企业劳动报酬率为80.1%。

尽管如此,个体经营者仍然很难重返工作岗位。90.5%已经重返工作岗位的自营企业和私营企业表示,它们的经营业绩有所下降,64.8%的受访者表示这一下降幅度很大。

为了应对这些困难,国家和地方政府最近出台了许多支持个体经营的特殊政策。中国政府网络和市场监管总局(官方网站)已经展开问卷调查,收集个体经营者遇到的问题,以便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政策。

房租压力亟需缓解

"我今天终于收到了消息,通知我一个月的租金减免。"5月9日,武汉市洪山区纺织路“曙光超市”的老板罗纳尔迪尼奥在微信上告诉记者,这是他自疫情爆发以来收到的最好的消息。

2019年6月,罗纳尔迪尼奥开办了这家小型超市。虽然并不大,但由于著名的武汉光谷和它离居民区的大门很近,每天进出商店的人流量可以达到1000到2000人次,商店的生意相当不错,每天大约有8000元的自来水。

在因新的冠状肺炎疫情而暂停营业两个多月后,重新开业的罗纳尔迪尼奥发现,一天只有30至40人经过超市,店里的日常自来水从8000元下降到400元。由于居住区的大多数居民是在附近工作的租户,企业尚未完全恢复工作,租户也未返回。住宅区拥挤的商业街已经变得荒芜了。

“房东不降低租金,更不用说免除租金了。一些社区租户已经几个月没有拿到工资,因此他们付不起房租,不得不离开。”一些一起开店的人也离开了。罗纳尔迪尼奥担心他的商店撑不了多久。“我的店每月租金2万元,签了3年,签了合同后两年内会上涨8%。”据罗纳尔迪尼奥计算,他目前的月收入超过10,000元,并且在2月和3月失去了业务,他很难坚持下去。商店的库存也接近保质期,只能打折或扔掉。

显然,租金是个体企业的最大成本。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小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租金减免问题,并作出了许多安排。早在疫情爆发之初,市场监管总局等6个部门发布的《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加大对个体工商户扶持力度的指导意见》建议,鼓励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减免个体工商户租金。

然而,在租金减免方面,对国有集体财产的租金减免普遍在各地实施。私营企业主要出租私人财产。很难享受租金减免,地方政府

5月10日,国家发改委等八部委联合发布《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帮扶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缓解房屋租金压力的指导意见》。除了上半年继续免除国有房产三个月的租金外,还鼓励非国有房产出租人减少或推迟收取租金。此外,《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减租或免租的出租人可以按照现行规定减征或免征当年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引导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优惠利率的小额贷款,在年内为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提供服务,具体用于支付住房租金。对实际减免房租的出租人,引导国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在规定年度内根据房租收入给予优惠利率质押贷款支持。可以预测,这将鼓励更多的私人财产出租人减少租金和克服困难。

消费信心尚待恢复

"北京降低防控水平后,业务有所改善."五一假期过后,位于雍和宫大街46号的川菜馆老板李看到了希望。

我还记得4月29日记者在店内第一次采访李时,店内午餐时间连一桌客人都没有,零星的饭菜都是小兄弟带走的。李被小餐馆的房租、员工工资、水电费等费用压得喘不过气来。虽然其中一些是通过外卖促销来弥补的,但远远不足以弥补损失。“过去,每天的食物收入是1万元。现在只有800元变成了1000元。此前,晚上9点以后,桂街周边的胡达和金鼎轩的员工下班后会到店里吃晚饭。房间满了。现在他们不会来了。”李还发现周围的居民和老顾客不敢来店里吃饭,大家都习惯在家里购物和做饭。

重庆渝北区易生活便利商店的店主陈先生的商店靠近该区和车站。尽管客流量没有明显下降,但买东西的人明显减少了。据估计,与同期相比,该店最近的收入至少下降了50%。

温州瑞安安康便利店位于小区外的马路上。周围有许多中小型企业和许多休闲娱乐企业。这是做生意的好地方。店主王告诉记者,疫情期间生意更好。该社区的居民不能走出大门,每天可以在网上订购100多份。现在疫情有所缓解,网上销售下降到每天只有十几个订单,线下消费有所恢复。据了解,小商店周围的企业尚未完全恢复工作,工厂不开工,娱乐场所不上班,留下的员工没有多少收入,所以他们不敢消费。

在天津市北辰区瑞金西路3号的便利店,店主马先生也发现人流已经成为一个大问题,“营业收入在全面复工前已经下降了约40%。”由于隔壁健身房的关闭,店里的顾客数量也急剧下降。

从国家角度来看,租金压力、消费需求不足和现金流紧张是个人和私人业主面临的三个最严重的困难。91.3%的受访者表示在操作上有一些困难。其中,48.7%的受访者感受到了租金的压力,43.3%的受访者表示疫情导致市场需求下降,43%的受访者表示现金流紧张。

总之,如果消费者的信心得不到恢复,商家的生意就无从谈起。随着各地区防控水平的降低,疫情逐步好转,消费者信心逐步恢复。

劳动节过后,大厅里的食物比前一时期有所恢复,每天多挣数百美元。李说:“只要消费者敢出去消费,我不怕不赚钱。”

转型线上错位竞争

便利店老板陈先生经营便利店已经10年了。他很早就开始在网上购物,并且饥肠辘辘地接受订单。“过去,商店只能覆盖附近地区。现在可以了

陈先生把他的小成就归因于错位的竞争。"小商店不比大型超市和平台好,议价能力有限,没有价格优势。"陈说,他对社区居民的需求了解得更多,可以买到大型超市买不到的东西。同时,售后服务也是本店的强项。消费者在购买时不会安装水龙头,陈灿先生只需一个电话就能提供现场服务。

现在,在过渡路线上,陈先生认为仍然需要错位竞争,但账目应该更准确。“我们店里卖的零食都是纯红色品牌的,比如三只松鼠和草药味。每天,我们都会设计各种各样的全折扣和促销活动。”陈先生说,这个平台有很大的补贴,如果你想参与更多的平台活动,你可能不是每笔订单都能赚钱,但是当流量大的时候,这个平台会给予支持,提供更好的推荐位置。

"要将这家老店维持20多年,需要花很多心思。"周也认为现在的网络游戏有所不同,15%到30%的利润在线下,最多只有10%到12%在线上。因此,她盯着几个在线平台同时接受订单。一些平台卖水果和蔬菜很好,一些商品卖得很好。她没有放弃其中任何一项,而是有针对性地推销一些商品。

在餐饮业,把小商店变成外卖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在公开评论中,重庆风味的四川外卖食品有一个“30减13”的促销活动。在13元,10元的钱将由商店自己承担。《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的记者看到,在大门口领取的外卖食品基本上在20到30元左右。最低的,包括4元起的送货费,共计21.5元,而商店只收17.5元。此外,美国剧团的佣金和对骑手的补贴也被排除在外。

“在我的帮助下,美国联盟参照附近类似餐馆的定价和促销范围,计算出如何设定全价和如何给菜肴定价。”李告诉记者,虽然目前的价格很低,至少可以找到一个平衡点,可以维持一个小的利润和排水。她还希望美国代表团能够推动更多的大型活动,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形成一股吸引消费者消费的合力。

周还希望这个在线平台能做更多的事情,“比如创造品牌,把我们分散的天猫店升级为连锁便利店,比如“家庭”、“罗森”和“7-11”,共同促进销售和排水”。

对陈先生来说,今年是十多年来最困难的一年。虽然开店不容易,但他在采访中的语气依然坚定有力:“有了抵押贷款和汽车贷款,这家便利店是我们家的全部希望,即使困难重重,我们也要坚持下去。我相信疫情过去后一切都会好的。”

延伸 · 阅读